“一年多來,復勝村的變化看得到、摸得著,很幸運成為這里的一份子,為這片土地的發展獻一份力。”2023年5月,長沙軌道駐村干部陳雷帶著組織的信任和重托,到望城區靖港鎮南部的復勝村,開始了新一輪鄉村振興工作。村頭地間與大家說作物長勢、話農忙收成,家長里短中了解村情民意,陳雷同大家想在一塊、干在一起,齊心推動鄉村治理、建設和發展取得新成效,共同繪就鄉村振興美好新圖景。
守住返貧底線,健全增收機制
防止返貧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。駐村以來,陳雷與駐村工作隊走遍了村里的各個角落,宣貫政策、解決困難,提供就業指導,幫助村民們銷售農副產品。特別是聯系后盾單位對點幫扶九戶特別困難戶,以一對一的幫助,切實解決困難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。
“走訪過程中,我與工作隊見證了太多的不屈奮斗。”陳雷說道。有脫貧戶在村里支持下,從3頭羊發展到80余頭,成功還清了債務,日子也越來越紅火;也有單親媽媽外出務工,養育一雙女兒,在歷任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,如今她們熬過了最低迷的時期,女兒們有了好的歸屬,生活的盼頭更足了······人間煙火凡人歌,幸福要靠雙手掙來。村部還組織開展的各種產業技能培訓,覆蓋村民近百人次,并積極協調村集體合作社提供務工崗位。截至目前,用人單位累計發出近70萬勞務工資,村民實現了增收,幸福感和獲得感成色更足。
打造稻米品牌,促進產業成鏈
鄉村要振興,產業必振興。時間轉入金秋,稻田由翠綠變成金黃,飽滿的稻穗在收割機中嗶啵作響,復勝的田野到處彌漫著豐收的喜悅。地處洞庭湖區的復勝村,沒有山地與林地,村內產業以水稻、蔬菜種植為主。站在田壟上放眼望去,層層疊疊的禾苗在陽光下隨風起伏,側耳傾聽,還能聽到稻穗在搖曳中沙沙作響。
如何打通個體與集約種植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一直是縈繞在支村兩委心上的難題。村里立足復勝村富有平原又土壤肥沃的天然生態稟賦,最終選定農香42-秈型常規晚稻遲熟品種進行示范種植,并引入大型機械設備,積極推動產業化種植,努力打造長沙市千畝試驗田。一系列操作,不僅穩定了單畝農田產量,而且推動稻米全鏈加工配套設施落地實現。
有了產量打底,更需銷量加成。陳雷與支村兩委一邊積極開拓銷路,一邊注冊“復勝香米”的品牌打開市場。而公司作為后盾單位,2023年通過工會節日慰問的方式,集中采購了約90噸優質大米,價值120萬元,聚力消費助農。復勝香米也借此收獲了大家的口碑,逐漸在市場上打開局面,種植戶的錢包鼓起來了,積極性也更強了。
尋徑多產融合,助力全面振興
稻米獨秀不是春,“農業+”更是大有可為。復勝村以稻為媒,以農促旅,在屋場會通過民俗公約,著力開展“農業+”實踐。通過精心設計游玩路線,串起育秧中心、農田、稻米加工中心,用心講好一顆種子到一粒米的故事,讓青少年親身知曉農耕的過程。同時整合本村大泊湖、青云驛站、荷花池、農業區,有效銜接鄰村果園,開發田園生態游,串起一個“六好”的鄉村旅游生態圈,著力培育“吃在農家,玩在農家”的鄉村休閑旅游產業鏈。截至目前,復勝村集體經濟突破100萬元。
現在的復勝,房屋錯落有致,道路寬敞整潔,整個村莊煥發出一片勃勃的生機,2023年更是獲評“長沙市移風易俗十佳村”。但鄉村振興還在路上,陳雷和駐村工作隊也將繼續深耕在復勝村的土地,與鎮村“兩委”精誠團結、密切協作,以更加積極的態度、更加務實的作風,落細落實到村到戶各項幫扶任務,努力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,讓復勝產業更強、村容更美、村民更富,用汗水和智慧書寫鄉村振興的壯麗篇章。